close

  張建墅《中國青年報》(2014年12月19日04版)
  12月13日,中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了國家公祭儀式。從日本媒體的報道情況看,日本方面的反應,一方面是以沉默的方式逃避現實,另一方面,則是對中國處理對日關係的意圖妄加揣測。
  在日本媒體上,至今仍未見到安倍政府主動對中國公祭日活動發表有充分誠意的看法。從錶面上看,日本前一段時間的主要政治任務是眾議院選戰。安倍在“缺乏大義名分”的前提下,一意孤行地解散眾議院,又別有用意地將選舉日期安排在12月14日。除了日本國內因素,很難說安倍沒有用操弄國內安排覆蓋國際政治日程、刻意淡化中國公祭日活動對日波及效應的意圖。安倍的用意,在於抑制日本民眾表達反思戰爭的正義聲音、嚮往和平的意願,進而減少對其推動集體自衛權相關立法的反對聲音,最終實現修憲“美夢”。
  日本媒體幾近於“集體失聲”,著實令人感到悲哀。14日,在數十家日本全國性及地方性報紙上,幾乎找不到相關頭版新聞或專題社論。主流媒體在報道版面位置和篇幅上,一樣都顯得格外“剋制”,內容和觀點與13日各自網站上的消息大同小異,焦點主要集中在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上。
  當時,《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認為,習近平主席的講話顯示了中方在歷史問題上“對日不妥協”的姿態,同時釋放出改善對日關係的積極意向。《每日新聞》報道也認為,講話針對“日本一部分根深蒂固的對華強硬論”,強調中方在歷史問題上不妥協的方針,同時顯現中日關係出現了改善跡象。《朝日新聞》報道側重指出,習主席講話提到了“對(南京大屠殺)的批評和(中日兩國人民)友好兩個方面”。該報同時還“不無憂慮地”稱,中國正計劃加強與國際社會合作,以共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讀賣新聞》報道則稱,習近平主席的講話鮮明地展現出了中國在歷史問題上的對日牽制姿態。明年“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中方也將因應日方的態度把控對日壓力。《讀賣新聞》又臆測稱,中方之所以在歷史問題上不放鬆對日壓力,一方面是借“反日”維持政權向心力(這一點與NHK電視臺13日報道的論調近似),另一方面,是“擔心安倍首相眾院選舉之後再次參拜靖國神社”。報道還稱,(如果安倍再次參拜)中方就有可能受到國內的批評,因為安倍一參拜,似乎意味著中國在圍繞釣魚島問題與日本的對立中未取得成果,卻又答應實現了中日首腦會談。報道還認為,中國一方面表現出重視對日關係立場,願意進一步推進雙方以經濟為中心的交流和對話,另一方面,也將因應各個節點展開、強化基於中方主張的歷史觀的對外“宣傳戰”。
  很明顯,《讀賣新聞》的上述報道,忽略了習近平主席講話中另外兩方面重要內容。其一是,任何人如果否認南京大屠殺這一事實,不但歷史不會答應,30萬無辜死難者的亡靈不會答應,13億中國人民不會答應,而且,“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都不會答應”。其二是,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
  日本媒體如此“節制”而帶著傲慢和偏見的報道,顯然還缺乏一種“照鏡子”精神。他們可能心如明鏡卻不願正視的一個基本事實是,本屆中國領導人履職以來,在各種重大國際外交場合所受到的歡迎和認可程度、享有的贊譽和威望,已遠非安倍政權所能比肩。從安倍正在走的經濟“老路”和可能走的政治“歪路”來看,在面對中國時,日本的戰略信心上已顯不足,複雜情感或將愈發濃重。
  不過,針對明年“中國主導”國際社會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活動,安倍政權是有所準備的。此前曾有日本言論認為,只要歐洲方面不遙相呼應,中國就很難在全世界範圍內形成對日強大壓力。從中不難窺見,安倍第二次上臺後拼命展開“俯瞰地球儀外交”的意圖:再怎麼不受待見,也要通過出訪攢足“人脈”數量。比如在面對德國的時候,為密切對德國關係,避免在對待歷史問題的態度和做法上讓德國成為日本的“照妖鏡”。今年以來,除安倍首相本人之外,相關日本政府高官也頻頻造訪歐洲和德國。有分析認為,日本希望於憑藉所謂的“民主主義共同價值觀”,挖空心思地把中德、中歐關係變成“經濟上加深合作、意識形態上卻截然不同”的關係。
  在對中國公祭日活動“淡化”處理、噤若寒蟬的同時,近階段以來,在面對別的與中國有關的新聞時,日本媒體毫不節制。比如,對中國臺灣地區地方選舉、對中國香港的“占中”事件,日本媒體活動似乎特別上心、毫無節制。
  無論日本媒體和政府怎麼說、怎麼做,我們都應當相信,安倍政權如果在歷史問題上不改弦更張,固執於既有錯誤立場而一條道走到黑,等待他的結局必將是一敗塗地。  (原標題:日本媒體應該學會“照鏡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f42lfvom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